一篇文章講清NBIOT技術
時間:2024-05-06 來源:華清遠見
NB-IoT,全稱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,即窄帶物聯網,是一種專為萬物互聯打造的蜂窩網絡連接技術。它構建于蜂窩網絡,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,使用License頻段,可直接部署于GSM網絡、UMTS網絡或LTE網絡,以降低部署成本、實現平滑升級。NB-IoT技術具有四大特點:超低功耗、超大連接、超低成本、超強覆蓋。
首先,NB-IoT的超低功耗特性使其適用于物聯網設備,這些設備通常不需要隨時在線,只在需要發送數據包時連接網絡,其余時間保持離線以節省功耗。其次,NB-IoT技術支持大連接,一個扇區能夠支持數萬個連接,適用于需要連接大量設備的場景。同時NB-IoT的超強覆蓋能力相比GPRS增加了20db的信號增益,使得它能夠在更廣泛的區域提供穩定的連接。
目前,三大電信運營商正在積極推動NB-IoT的發展,并已經初步建設了全球覆蓋范圍最廣的NB-IoT網絡。政府也大力支持NB-IoT的發展,推出了多項相關政策進行扶持。
NB-IoT的發展歷程:
2014年5月,NB-IoT最早由華為、Vodafone等共同提出,當時被稱為窄帶技術NB M2M,而后又進化成NB-CIoT;
2015年7月,Nokia、Ericsson、Intel提出了NB-LTE技術;
2015年9月,在3GPP的第69次RAN全會上,NB-CIoT和NB-LTE這2種技術規范合并為NB-IoT;
2016年6月,NB-IoT獲得國際組織3GPP通過標準凍結;
2020年7月9日,3GPP技術正式被接受為ITUIMT-2020 5G技術標準,包含中國提交的3GPP NR+NB IoT RIT。NB-IoT協議演進、能力持續做強,將成為窄帶物聯主力承載技術。
我們可以把物聯網設備分為三類:
①無需移動性,大數據量(上行),需較寬頻段,例如都市監控攝像頭。
②移動性強,需執行頻繁切換,小數據量,例如車隊追蹤管理。
③無需移動性,小數據量,對時延不敏感,例如智能抄表。
NB-I0T正是為了應對第③種物聯網設備而生。
NBIOT物聯網網絡架構如下圖所示,由NBIOT終端組成的各種傳感采集設備,依據功能需求采集需要被感知的量,一般終端設備由傳感器、芯片、模組以及軟件方面的操作系統組成,通過NBIOT基站將被采集到的數據發送到NBIOT核心網,然后核心網將數據發送到物聯網管理平臺,通過行業服務器管理終端設備。此過程數據鏈路通過特定的協議實現數據的雙向數據交互。

NB-IoT的發展前景看起來相當廣闊,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市場潛力。以下是一些關于NB-IoT發展前景的主要觀點:
市場規模的擴大: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報告,NB-IoT模組的市場規模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增長。隨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和應用的普及,NB-IoT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。
行業應用的擴展:NB-IoT技術的出色性能和安全性將使其能夠沖擊到更多的行業,應用范圍將廣泛延伸到智能家居、先進制造、生物醫療等多個領域。特別是在智能抄表、智能停車、智能跟蹤等為代表的智能家居、智能城市、智能生產等領域,NB-IoT的應用將大放異彩。
技術的持續進步: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,NB-IoT將在低功耗、安全性等方面持續進行改進,以提升用戶體驗和系統效率。
政策支持與推動:政府對于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,推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進行扶持。這將有助于NB-IoT技術的推廣和應用,進一步促進其發展。
然而,雖然NB-IoT的發展前景看起來光明,但也需要注意到市場競爭的激烈以及技術更新換代的快速。因此,持續創新、提升技術實力以及拓展市場應用將是NB-IoT未來發展的關鍵。
總的來說,NB-IoT作為物聯網領域的一種重要技術,其發展前景廣闊,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商業價值。然而,具體的發展情況還需要根據市場環境、技術進展和政策支持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