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硬件、軟件哪個好?
時間:2019-09-27 來源:武漢中心,徐老師
1.軟件or硬件工程師
先來看一下軟硬件工程師的崗位需求:

(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聯系刪除)

(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聯系刪除)
大學期間就在猶豫了:到底是選擇做硬件還是做軟件?當時只接觸過STC51,畢設做的是一套數字IO讀寫模塊,又是畫PCB又是聯系廠家打樣(PS:當時覺得很神奇)。后來發現還是“too young too simple”。
畢業找工作時犯難了,硬件崗位只有少量的單片機工程師!記得當時有個面試官問:如何讀取一個引腳的電流大小?生產實際的問題就是這么直接!再次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。也印證了那句話:不是得到就是學到。沒能得到硬件工程師的崗位,就學到一些崗位的知識:
1)嵌入式行業中,對軟件工程師的需求遠超硬件工程師;
2)國內愿意投入精力研發硬件的企業并不多;
2.環境
大的環境其實是比較浮躁的,客觀來說選擇從事JAVA、UI、Android開發的人不在少數。但其實大眾也清楚:當下火爆的行業不代表未來仍然有市場,不完成升級(轉型)或將面臨中年危機。但嵌入式工程師又不太一樣,未來的需求只增不減,筆者認為有幾點重要趨勢:
1)“5G通信”不僅僅是噱頭,它的落地直接依賴技術;
2)“互聯網+”的熱潮雖有降溫,但不會褪去;
3)“智能設備”將帶動一系列產業鏈,包含家居、醫療、教育等多方面;
4)“操作系統及芯片”逐漸進入公眾視野,未來可能得到國家支持;
5)“工業4.0”的推廣,或將改造大批自動化生產線,工業自動化需求較高。
可能這些都比較遙遠,但是回顧生活中的細節,嵌入式技術已經沖擊著諸多市場。對用戶而言:移動支付、人臉識別、共享產品、電子貨柜、VR技術……這些新生事物改變了人們的衣食住行;對企業而言:嵌入式技術極大地降低了生產運營成本,間接產生價值。
那為什么依然有人感覺這個行業不溫不火?個人覺得和行業特點有很大關系:
1)這個行業比較低調,行業內部技術對大眾封鎖;
2)大眾關心的是體驗,很少去深究產品的原理;
3)程序員都熬夜趕項目了,木有時間發朋友圈^_^
就像電費沒了,掏出手機交錢就完了;出門打車不劃算,掃一輛共享單車;超市購物沒帶手機,刷臉得了;很少有人鉆研這中間涉及到多少技術。
總的來說,未來嵌入式領域還是有很多機遇和變化的,不論是軟件還是硬件工程師,未來的崗位需求量是十分可觀,發展空間也是比較大。
3.對比
那說到底軟件和硬件有什么區別呢?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1)職業生涯上,硬件工程師職業壽命較長;
2)技術難度上,硬件工程師門檻更高,同時待遇上限也更高;
3)市場需求上,硬件工程師需求較少;
4)職能屬性上,硬件工程師不僅要處理代碼還需涉及電路及PCB,職能更復雜;
5)產權維護方面,硬件產品被仿制的可能性較高,知識產權保護不易,軟件則相反;
4.選擇
有人說選擇比努力重要,不可否認雞湯有其價值。但我們在做職業選擇的同時,還是得問問自己的初心:
1)工作生活中,我覺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?
2)工作生活中,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?
筆者覺得選擇從事軟件或者硬件方向都可以。如果是迫于生活壓力,建議從事軟件方向;如果不需要考慮生活壓力&&愿意花時間鉆研技術本質,可以考慮從事硬件方向工作;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:工作需要獲得一定成就感。如果每天的工作簡單乏味又缺乏創新,久而久之自然會陷入自我否定的境地,迷茫懈怠的情緒就會阻礙自己的進步。所以可以的話,選一份薪資不高,但自己覺得有價值,能激情投入的工作吧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