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件工程師,準備轉行做軟件,不知該不該轉?
時間:2019-09-26 來源:創客學院,張老師
真是讓人頭疼的一個話題,每逢有這種選擇我都在咨詢我的朋友,咨詢我的老師,讓他們給我出出主意,硬件工程師已經工作了快四個年頭了,覺得工作比較單調可玩性也不高,每天都是在調各種的驅動,底層的工作真的很枯燥,而且現在硬件工程師這么不值錢,想想真的不如去學做應用呢。

大學剛畢業的我,一直到現在都認為硬件工程師是一個很神圣的稱呼,因為我賦予了機器各種各樣的能力,可以跑、可以跳、可以亮、還可以獲取各種周圍的信息,無比的自豪,漸漸發現,如今真的是硬件工程師需求越來越少,因為現在的資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來研發,研發也都是為了應用層的使用,或者更高級一些APP進行調用,況且很實際,應用層的價值相對硬件要大的很多,它可以在原有硬件驅動的基礎之上實現更多的功能,而且比底層實現更加輕松,更加容易,因為有高級語言的支持,比如java,比如python,幾行十幾行


就能開發出我們幾百行的功能,另外收入也比我們多得多,這一點我并沒有覺得不公平,因為從價值上來講,應用層的價值體現是無限的,開發好了是可以直接出售直接進行使用的,所以我萌生了跳出硬件做軟件的想法,最近我也在籌備這件事情,決定也得系統的學習一下,在觀察一下行情,對于我這種硬件出身的人如果在做軟件,我覺得是如魚得水的感覺,因為很多會軟件的人不一定懂得底層的協議和驅動,這樣一來我的個人價值也會得到體現,在這個人工智能、5G的風口浪尖上,我還在猶豫,想法是美好的,可實際會什么樣子確是不一樣的,現在我覺得存在幾點問題,人工智能推廣了這么多年也沒見有太大的動作和很完美的作品出現,5G也曾經在很久之前開始推廣,理論性的內容全都看遍了,實際應用到底如何還不確定,因此我對這兩個風口上的事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,人工智能目前百度、騰訊、阿里巴巴、訊飛、小影、小米等等等等都在做,并且提供了成熟的API接口,使用上是沒問題的,編程語言的話,python也是必要的選擇,java也需要,這兩個內容還在決策中,不過還好,我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C是沒問題的,對于其他語言上手也是蠻快的,5G呢真的是無法進行評估,不過剛好今天鴻蒙系統發布了,這更是給了我前進的一個動力,綜上所述,我自己的意向是偏于走向軟件的,我有硬件基礎,況且,還是做軟件才能得到價值體現。

